【儀器信息網(wǎng) 專題推薦】納米纖維素來源于木材或草等植物纖維,其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,力學性能等。作為一種新材料,在廣泛應用前,對它的安全性評價是必要的。本文參考NEDO課題項目“非食用植物源性化學品的制造工藝技術(shù)的開發(fā)/CNF安全性評價手段的開發(fā)”等案例,采用日立紫外-可見-近紅外分光光度計UH5700測定了纖維素納米晶(CNC)。
苯酚-硫酸法不需要特殊的試劑,操作簡單,使用日立UH5700能夠在488 nm處得到良好的特征峰,能夠?qū)崿F(xiàn)對單一種類納米纖維素的定量分析。
纖維素納米晶(CNC)的測定應用實例:
實驗樣品為使用TEMPO氧化制備的纖維素納米晶(CNC)和葡萄糖。利用苯酚-硫酸法對樣品進行測定1。苯酚-硫酸法的原理是通過對樣品進行酸分解,定量分析其分解產(chǎn)物。樣品處理過程如所示。
苯酚-硫酸法
由于待測樣品量較少,因此需要使用微量樣品池,并搭配微量樣品池用擋光板,可以測量340~600 μL左右的微量樣品。
微量樣品池及擋光板
測定結(jié)果如圖1所示,在488 nm處獲得了特征吸收峰,不同濃度的樣品與吸光度的關(guān)系如圖2所示。
圖1 樣品的吸收光譜
圖2 樣品濃度與吸光度的關(guān)系
由結(jié)果可以看出,使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可以對納米纖維素進行定量分析,但測量重現(xiàn)性較低,可能是由于樣品不純,因此,測量過程需要盡可能避免接觸紙巾、紡織布等纖維制品。